
2025年6月30日,两架中国歼-20战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紧急升空,与美军的F-35战机迎面对决。两架歼-20像猎鹰般迅速接近,几秒钟内就展开了高空空战。这场空战的威胁即使在数十公里之外也让人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压迫感。它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空中对抗,更是一场关乎全球军事格局的技术较量。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中国歼-20战机竟凭借绝对的技术优势,成功逼退了美国的F-35。这一事件通过央视军事报道公开,指出在6月30日,F-35隐身战机接近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时,东部战区“王海大队”的歼-20战机迅速响应,接到指令后,15分钟内完成了挂弹升空。歼-20凭借强大的涡扇-15发动机,以1.8马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迅速以“双机编队、梯队拦截”的战术阵型直扑目标。歼-20甚至在F-35雷达尚未完全锁定其目标时,就已悄然逼近至1公里的目视距离。
展开剩余81%与此同时,歼-20具备了超音速飞行时,完成6G过载机动的能力,机动性远超F-35。通过急转弯包抄,歼-20将F-35逼入了越来越狭窄的活动空间,不断发起“咬尾”攻击。歼-20还展示了其远程作战的优势,开启了机载弹舱,部署射程200公里的PL-15导弹,并通过广播用英语喊话:“立即离开!”这一举动直接迫使F-35放弃攻击计划,选择转向撤退。
根据相关报道,歼-20的服役数量已不低于200架,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已在日本岩国基地部署,美国空军也在计划用F-35A替代驻三泽基地的F-16。此外,美军常驻东亚的舰载F-35C中队,及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F-35阵容使得F-35在亚太地区的规模接近300架。对比之下,中国的歼-20虽然装备数量较少,约为200架,但这场对抗却凸显了中美两国隐身战机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虽然F-35以其隐身设计、超视距打击和优秀的机动性,成为了美国空军的“制空之王”,但它的优势并非无法突破。
F-35的隐身性能让它能够在敌人察觉之前进行先发制人攻击,但这种隐身优势在近距离对抗中并不绝对,尤其是在与像歼-20这样的机动性极强的对手对抗时,F-35的优势显得力不从心。歼-20不仅具备持久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还能在高速度下通过涡扇-15发动机的强大推力执行高机动动作,轻松突破F-35的防御。特别是歼-20在急速飞行中的6G过载机动能力,使其能够迅速转弯,迫使F-35失去空中优势。相比之下,F-35采用的高翼载荷和单发设计,在进行急转弯时的稳定性较差,无法与歼-20相抗衡。
歼-20的隐身能力也远超F-35的预期。其独特的菱形机头设计和S型进气道,大大减少了雷达反射信号,令其在空中极难被发现。歼-20配备的氮化镓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达200公里,这意味着它可以在F-35的雷达还未完全锁定它时,已经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在这次东海空战中,歼-20正是凭借出色的隐身性能,在F-35的雷达探测盲区内发起了猛攻,并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此外,歼-20还装备了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能够360度全方位扫描战场,实时提供战场信息,帮助飞行员快速反应。F-35试图通过其强大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进行反击,但面对中国歼-20和空警-3000预警机形成的协同作战网络,F-35完全处于劣势。空警-3000通过无缝的作战信息支持,增强了歼-20的目标锁定和打击能力,使其在空中作战中能够以极高的效率捕捉敌方弱点并进行精准打击。
战斗的胜负并不仅仅由技术和战术决定,心理战在这场东海空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斗中,歼-20的飞行员通过公开通讯频道喊话:“绝不退让!”这一宣言不仅展示了中国空军的信心,也直接迫使F-35放弃攻击计划,开始撤退。空警-3000的加入,使得歼-20在指挥和控制上获得了巨大的优势,确保了这场空中对决的胜利。
面对歼-20的胜利,美军作出了迅速反应。五角大楼在2026财年国防预算中首次提出为F-35增设副油箱的计划。这一举动表明,F-35的航程存在短板,而歼-20凭借其超长航程,已在东海局势中建立了明显的优势。与F-35的1100公里作战半径相比,歼-20能够轻松达到2000公里以上的作战范围。这一差距让美军意识到,在面对歼-20的威胁时,F-35的作战能力已受到明显限制。
通过这场空中对抗,歼-20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突破,还展示了中国空军在战略思维和创新战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未来的空战不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信息化、心理战与战术创新的较量。中国的歼-20和空警-3000,已经在这一领域抢占先机,未来的空中制空权必将属于那些勇于创新、敢于亮剑的国家与军队。
文/编辑:兮
发布于: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